IVD行业新热点|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

 二维码



前言


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监测血药浓度的方法,具有定量准确、选择性好、灵敏度高、精密度高等优点,对临床个体化给药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。



01   抗癫痫药物


1.1 咪达唑仑(MID)/硝西泮(NZP)/地西泮(DZP)

MIDNZPDZP为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,但此类药物的治疗窗较窄,血药浓度低于治疗窗则疗效较差,高于治疗窗则会出现不良反应,甚至会导致死亡。陈德志等建立同时测定MIDNZPDZP血药浓度的反相HPLC法,结果显示MIDNZPDZP质量浓度均在204000ng/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,回收率为98.2%103.9%,日内及日间精密度(RSD)均<5%。证实该法能够同时测定三种药物的血药浓度,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。


1.2 奥卡西平(OXC

OXC是卡马西平(CBZ)的一种10-酮类衍化物,经胃肠道吸收后,在芳香酮降 解酶的作用下能迅速且完全降解成活性代谢产物1011-二氢-10-羟基CBZ而发挥抗癫痫作用。OXC优于CBZ之处在于其生物利用度高、蛋白结合率低、无肝酶诱导作用、疗效好、不良反应少。癫痫患儿应用OXC及其代谢物的个体疗效差异较大,应及时进行OXC 活性代谢产物(MHD)的血药浓度监测,从而达到安全、合理用药的目的。林志燕等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MHD并进行分析,结果显示MHD0.565.00μg/mL时线性关系良好,回收率为99.7%~103.4%,日内RSD0.99%~2.12%;日间RSD 1.23%~4.79%;表明该法适用于癫痫患者MHD的血药浓度监测。


1.3 拉莫三嗪(LTG

LTG为一种新型苯三嗪类的广谱抗癫痫药,临床上常与CBZ联合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;而CBZ能诱导 LTG的代谢,导致LTG 血药浓度下降,从而降低药效。因此,对其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何大可等应用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LTG CBZ的血药浓度,结果显示LTGCBZ的血药浓度分别在0.3140.00μg/mL0.1620.00μg/mL时线性关系良好,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.69%和98.14%,日内RSD分别为1.6%~5.8%和1.5%~2.8%,日间RSD分别为3.4%~6.5%和5.0%~5.7%,表明该方法回收率高、精密度好。


02   抗肿瘤药物


2.1异环磷酰胺

异环磷酰胺为磷酰胺衍生物,属氮芥类烷化剂,治疗各种实体瘤和白血病均有效。若该药应用剂量过大,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呕吐、昏睡、意识不清等。陈新谦等采用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的异环磷酰胺,结果显示异环磷酰胺的血药浓度在10200mg/L时线性关系良好,平均回收率为99.2%,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好、精密度高,适用于异环磷酰胺的血药浓度监测。


2.2甲氨蝶呤(MTX

MTX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,广泛应用于白血病、淋巴瘤、绒毛膜上皮癌等 恶性肿瘤的治疗,尤其是临床上常用大剂量MTX结 合亚叶酸钙化疗方案来治疗骨肉瘤.吴雪梅等采用Supdelean萃取小柱提取血浆中的MTX,以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,显示MTX与血中内源性杂质分离良好,绝对回收率为92.64%,线性范围为0.104 104mg/L,表明该法回收率高,可满足血药浓度监测的需求。


2.3依托泊苷(VP16

VP16属于有丝分裂抑制剂,为细胞特异性药物,是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中的常用药物。VP16除可引起骨髓抑制、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外,还可使已治愈的急性白血 病患儿继发治疗相关性白血病,且预后极差。药物研究显示,VP16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有关。陆晓彤等采用HPLC法测定白血病患儿血浆中的VP16,结果显示日内回收率为93.56%~96.24%(RSD1.07%~2.63%),日间回收率为92.85%~94.26%(RSD 3.55%~5.89%),表明该法简单方便、灵敏度高、专一性好,适用于临床样本的监测。



03   抗感染药物


3.1 齐多夫定(AZT)/奈韦拉平(NVP

临床上AZTNVP常联合应用于艾滋病的治疗,为使得药物在有效浓度发挥最佳效能,李燕青等建立了一种 快速、灵敏并同时测定这两种药物浓度的HPLC法,结果显示 AZT高、中、低(410.1μg/mL)以及NVP高、中、低(40101μg/mL)血药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均<10%,线性范围分别为0.0550.55μg/mL;表明该方法灵敏、准确、简单、快速,可用于同时服用AZTNVP的患者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。


3.2 利福平(RFP

RFP是肺结核患者的首选药物,属肝药酶诱导剂,其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很大,长期服用者血药浓度降低。闫锋等采用HCLP法测定了RFP血药浓度,结果显示 RFP0.516.0μg/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,平均回收率为99.43%,表明该法准确、灵敏,适用于血药浓度监测。


3.3伊曲康唑

伊曲康唑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,对皮肤癣菌等各种酵母菌和真菌感染均有效。其在体内部分代谢为羟基伊曲康唑,同样具有抗真菌活性。由于两者的个体差异较大,因此对其开展TDM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陈钧等采用HPLC法测定了伊曲康唑及其代谢产物羟基伊曲康唑的血药浓度,结果显示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的线性范围均为5500ng/ml,提取回收率均 >80%,日内、日间RSD 均<10%,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。



04   免疫抑制剂


4.1 环孢素ACsA

CsA是一种强力免疫抑制剂,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同种异体器官或组织移 植所发生的排斥反应。在临床应用中,CsA的血药浓度过低则达不到治疗作用,过高则会引起恶心、呕吐等不良反应。为使CsA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,侯铁柱等采用HPLC法测定CsA的血药浓度,结 果显示其在502000ng/ml 时峰面积/内标峰面 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,方法回收率97.3%~98.9%,萃取回收率为73.9%~79.4%,日内、日间RSD均 <5.2%;表明HPLC法操作简便、快速、准确可靠,可用于CsA的血药浓度监测。


4.2吗替麦考酚酯(MMF

MMF 是预防和治疗 异体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药物,口服后可 迅速经肠道吸收,脱酯化后转化为有活性的霉酚酸 (MPA),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。由于MPA的治疗窗窄,药动学过程个体差异大,因此对其开展TDM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彭明丽等结果显示,HPLC法测定血浆MPA0.20 49.96μg/mL时线性良好,平均回收率均>90%,日内RSD均<10%,日间RSD 均<15%,表明该法适用于MPA血药浓度监测。



05   其他药物  


华卡等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(HPLCMS)的方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胺碘酮及去乙基胺碘酮,张相彩等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雷米普利血药浓度,邱畅等建立高效液相色谱-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瑞舒伐他汀血药浓度,结果均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、精密性和灵敏度,且操作简便、快速,适用于血药浓度监测。



06    结 语   


HPLC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,而色谱柱作为分离、分析样品的重要载体,对进行分析的样品纯净度要求高,使得此方法对样品的前期处理要求高。目前针对色谱分析中样品前处理繁琐的难题,艾迪迈医疗成功研发上市了一款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,具备体型小、速度快、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,可实现与常规色谱或质谱串联使用,采血管直接上样,自动在线执行从样品前处理、自动送样到色谱或质谱系统的全程自动化操作。并配套有相关试剂盒与质控校准品等系列商品化产品,无需方法开发。提高了工作效率,减少了人为误差,避免了生化感染的风险,能让色谱质谱系统在临床血药浓度监测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。产品咨询热线:400 168 5509 。
参考文献:范玲,于栋伟,山东医药2015年 第55卷 第32





END    





分享到: